文章ID:926时间:2025-01-13人气:
2024年至今银行板块的强力涨势,为银行转债转股创造了条件。
与不久前()转债触发强赎回条款的相似的节奏,()日前发布公告,预告该行转债“苏行转债”或将触发强赎条款。若上述情况落地,“苏行转债”有望成为2025年首支触发可转债强赎的银行转债。
此外,苏州银行还发布了公告,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发集团”),拟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或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该行股份。值得关注的是,实际上,2024年来该行大股东和高层管理团队对其进行了多方增持。
实际上,多家银行随着股价上行,其收盘价与转债转股价缩小了空间,有的实现了超过转股价,接近强赎价。
强赎与否,未来5个交易日或见分晓
银行正股股价走势较容易触发可转债的赎回条款。2024年全年,苏州银行股价涨幅超过了30%,支撑了其股价长期走势接近并超越转债赎回触发价。
1月8日晚间,苏州银行公告,该行自2024年12月12日至2025年1月8日的19个交易日中已有1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苏行转债”当期转股价格6.19元/股的130%(含130%),即8.05元/股。
苏州银行表示,若在未来11个交易日内有5个交易日该行股票收盘价不低于8.05元/股,将触发“苏行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届时,该行有权决定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苏行转债”。
苏州银行于2021年4月12日通过深交所公开发行了总额50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年5月12日起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苏行转债”。该可转债的期限为6年,票面利率为第一年0.20%、第二年0.40%、第三年1.00%、第四年1.50%、第五年2.00%、第六年2.50%。
“苏行转债”自2021年10月18日起可转换为该行A股普通股,初始转股价格为8.34元/股,当前转股价格为6.19元/股。
同日,该行还发布公告表示,已收到大股东国发集团通知,其计划自2025年1月14日起6个月内,拟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或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该行股份。目前,国发集团持有苏州银行股份537,018,488股,占该行截至2025年1月7日总股本的14%。且拟增持股份的金额共计不少于 3 亿元人民币。
大股东、高管团队接连增持
国发集团成立于1995年,实控人为苏州市财政局,目前的注册资本为220亿元。2022年,国发集团经苏州市主管部门核定,明确金融业、数字金融和金融控股公司业务为集团主责主业。截至2024年9月末,国发集团的资产总额为约2566.98亿元。
近几年,国发集团对苏州银行的增持行动较为频繁。在苏州银行于2019年8月上市时,国发集团持有该行3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9%。此后,国发集团分别在2023年6月、2024年2月以及2024年9月至今等时间节点,通过多种方式对苏州银行进行增持,终至当前持股比例14%的水平。
具体看,国发集团曾在2023年6月27日,以自有资金通过方式增持2200万股苏州银行股份,持股比例增加至9.60%。
2024年2月19日,国发集团通过无偿划转形式受让8140万股苏州银行股份,该次非交易过户后,国发集团持有该行的股份比例增加至11.82%,较变动前增加2.22%。
2024年9月19日至2025年1月8日,国发集团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近1.04亿股苏州银行股份,目前国发集团持有该行的持股比例14.00%。
同时,在此增持期间有一个小插曲,根据苏州银行公告,国发集团在2024年10月28日增持该行股票过程中因误操作卖出2.37万股。
近期,苏州银行不仅受到了大股东的增持,还获得了该行中高层管理团队的积极增持。
根据苏州银行于2024年11月中旬发布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通知,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计划自2024年11月18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拟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或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合计增持该行股份不少于360万元。
上述增持计划实施主体包括该行董事长崔庆军、行长王强,监事会主席沈琪,纪委书记魏纯,以及4位副行长李伟、贝灏明、薛辉和赵刚,此外还有董事会秘书朱敏军,风险总监后斌,业务总监郑卫以及业务总监陈洁。
仅仅两周时间,上述增持计划已超额完成。
苏州银行于2024年11月29日发布公告,包括该行董事长崔庆军、行长王强在内的12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自愿增持该行股份计划已实施完毕。截至2024年11月28日,上述相关增持主体以自有资金累计增持该行股份60万股,增持金额合计464.03万元。
除此,苏州银行其他中高层人员也积极进行增持。2024年11月18日至11月22日,该行另有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总行部室及分支机构负责人等)及其近亲属(父母、配偶、子女等)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本行股票150.57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7.58元至7.84元。
银行转债转股可期
基于可转债转股后可计入核心一级资本,从2018年之后,银行发行可转债加速起量,尤其是中小上市银行积极发行,短短几年间已发行了几十只银行可转债,银行转债也成为转债市场规模占比最大的品种。
回顾过去几年的历史,银行可转债实现了99%以上的转股率的不在少数。其中在2019年,有三只银行转债实现高比例转股成功“补血”,让上市银行看到了“甜头”。彼时,A股表现较为高景气,银行板块二级市场走势理想,其中,()发行的“平银转债”转股期仅不到2个月就完成了99.99%的转股,常熟转债、宁行转债转股期也只有一年左右也实现绝大多数转股。
但是时间行至2022年、2023年间,由于股市低迷,银行板块的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不理想,银行股“破净”面积还进一步扩大了,难以下修转股价。所以2024年初,“江银转债”、“无锡转债”、“苏农转债”和“张行转债”等多只银行转债面临期满,同时转股比例极低的情况。
如今,历史又行至轮回时段。
2024年全年,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资产强势崛起,A股银行板块全年股价增长近四成,跑赢了三大股指10%左右的平均涨幅。其中()、沪农商行、成都银行、()全年涨幅超过了60%,共计有20家银行的全年股价涨幅站上了40%。
得益于股价走势向上,()、()、()、齐鲁银行、()的最新几日的收盘价超过了转股价,并与赎回触发价的空间进一步缩小。
投资者也进一步选择了转股。如截至1月8日收盘,中信转债的未转股比例仅为16.73%,南银转债的未转股比例也接近了50%。
但是,当前多数银行转债的转股比例仍然较低。在存续的13只银行转债中,大部分银行转债未转股率在90%以上。
(存续银行转债情况一览,转股比例、转股价格、正股收盘价等数据截至2025年1月8日)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news.cehuawang.cc/hlwzxwz/7f53dd416cc188ea34ff.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新华网国际看点|美联储再降息!对全球经济有何影响?-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并预计2025年降息幅度或收窄至50个基点。
最新资讯 2024-12-26 18:24:17
广东省安委会:深刻汲取深圳深江铁路重大坍塌事故教训,研究部署专项整治
最新资讯 2024-12-09 15:29:37
人民网开罗12月6日电(记者沈小晓)当地时间12月5日,由开罗大学孔子学院与开罗大学中文系主办的“第十五届埃及大学生中文诗词朗诵表演大赛”在开罗大学孔子学院顺利举办,来自开罗大学、艾因夏姆斯大学等埃及
最新资讯 2024-12-07 20:09:59
根据一份交流数据显示2018年时,人身险公司内勤有55万人,2019年差不多还有55万人,而如今却只有42万人,差不多23%的人离开了行业。余下的42万内勤职工,以及省分公司以上层级的4000多位高管,又将走掉多少。内勤多不多,要看外勤行不行超半数外勤入行不超两年还会不会继续裁员,当然要看看市场的脸色,外勤的脸色
互联网资讯 2024-11-23 09:02:40
10月A股行情持续爆发,带动证券类APP活跃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易观千帆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证券服务应用活跃人数迅速增长至18430.57万人,相较9月环比增长15.75%;日均活跃人数突破6000万人,增至6411.04万人,环比增长14.14%;活跃人数全网渗透率首次超过17%。两个券商自营APP月活破千万10月证券APP自营活跃度持续上升
互联网资讯 2024-11-23 09:01:57
证券时报记者许孝如机构发力中证A500指数产品愈发激烈,多家量化私募也争相布局。日前,百亿私募黑翼资产旗下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在渠道发行。百亿量化争相布局自中证A500指数发布以来,相关基金产品受到市场广泛关注,资金持续涌入,不少头部量化私募积极入场
互联网资讯 2024-11-23 09:01:56
苏丹武装部队称打死约150名快速支援部队人员-苏丹武装部队17日发表声明说,部队当天在该国西部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主动出击,打死约150名苏丹快速支援部队人员。
互联网资讯 2024-11-18 13:16:08
为大国使命尽责,为人类前途担当——中国始终做守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持续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和平力量。
互联网资讯 2024-09-27 20: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