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债券 " 相关文章 24 条,显示最新 30 条
网站提交
新易盛上周获融资资金买入超107亿元丨资金流向周报,债券,货币,新易盛,融资融券,指数样本
互联网资讯
每经记者甄素静每经编辑魏文艺2024年,在政策持续宽松的背景下,房企融资经历了较大起伏。2025年1月9日,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房地产行业共实现债券融资5653.1亿元,同比下降18.4%;平均利率为2.95%,同比下降0.72%。“从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来看,规模延续2022年以来的下降态势,实际融资环境仍未显著回暖
1月10日,人民银行公告显示,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2
根据刚公布的数据,美国1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为25.6万人,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16万水平,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该数据支持了美联储可能长期维持利率不变的预期,从而助长了一直在推高收益率的债券抛售。非农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跳涨约90点,最高触及109.9699%
保险公司发债潮仍在继续。1月9日,财信人寿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成为今年以来第二家发债的保险公司。发行人的主体信用等级为AAA级,本期债券信用等级为AA+级
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消息,公司拟于1月9日至13日,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当前,财信人寿提出在价值创造、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突破,并提出关于新单保费、趸交业务的目标与规划,能否一一落实,值得关注。据蓝鲸新闻记者统计,2024年共有14家保险公司合计发行17只债券,总发行规模近1200亿元,创历史新高
第288期焦点关注沪深北交易所修订专项品种公司债券指引12月27日,沪深北交易所分别修订并发布专项品种公司债券业务指引,其中提到,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拓宽科技创新债券中科创投资类、科创孵化类发行人的适用范围;加大对重点领域和优质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拓宽乡村振兴债券、短期公司债券的发行主体适用范围,拓展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的募集资金使用方式,对绿色债券、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置换前期自有资金支出适配更加灵活的期限安排。宏观动态前11个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债46740亿元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1051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95亿元、专项债券856亿元。中诚信国际赋予发行主体AA+信用评级,本期债券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偿还到期或回售的公司债券本金
证券时报记者秦燕玲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明确了2025年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将从增加资金规模、扩大支持范围、优化实施机制、放大撬动效应等方面着手。相较2024年的政策部署,《通知》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的支持范围扩大至手机等数码产品,以及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家电产品;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方面,则将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3个领域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在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中,增加水稻插秧机、田间作业检测终端等6个农机种类
每经记者袁园每经编辑张益铭12月10日,中华财险官微发布消息称,中华财险近日成功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6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参与认购机构数量超70家,参与认购机构包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各类机构,认购金额倍数达计划发行规模的3.6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包括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等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累计发债规模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保险发债规模连续两年超过千亿元,这大大超过了2021年、2022年每年百亿级的发债规模
最新资讯
周五,随着市场步入周末,全球金融市场呈现出复杂的波动格局。大宗商品、外汇及债券市场均受最新的经济数据及政策预期影响,展现出显著的分化走势。原油价格小幅回升,市场静待需求信号截至发稿,布伦特原油连续合约报73.94美元/桶,日内上涨0.82%;美原油连续合约交投于70.61美元/桶,日内上涨0.84%
博时基金打造的指数品牌“指慧家”,已经实现“全资产、全球市场、全策略主题”多元覆盖,各类产品同频共振,呈现出个性鲜明、层次丰富的交响画卷。
12月5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摩根基金携手推出的国内首支《共同分类目录》主题的绿色创新基金―“摩根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债券型基金”正式成立,圆
此前的主体比较宽泛,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及公司董监高。NO.3今年公募分红已超1800亿元,债券型基金占比近八成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今年以来共有140家公募旗下2836只产品进行了分红,合计分红次数达5517次,分红金额达1828.96亿元。NO.4顶格募集近60亿,国内首只共同分类目录主题绿色债券基金成立绿色债基金今年迎来发行小高潮
证券时报记者张淑贤在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十周年之际,多项互联互通优化措施正在积极推进。11月26日,在港交所举办的第二届HKEX中国论坛上,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透露,多项互联互通优化措施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目前,我们正在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交易等优化措施进行紧密合作,希望可以尽快落实,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和便利”。陈翊庭表示,10年来,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运作顺畅,投资范围不断扩大,从沪港通延伸到深港通、再到债券通和互换通,服务持续优化升级,成交活跃度不断提高,为香港和内地市场带来了双赢
证券时报记者孙翔峰近期,债券市场表现强劲,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作为资本市场最为看重的无风险收益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变动也影响着其他资产定价。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A股红利资产乘风而上,红利低波指数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
证券时报记者刘俊伶2024年以来,公募基金分红次数超5500次,股票型基金、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基金中的基金等基金分类分红总额明显上升。公募基金分红次数同比增长超7%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以权益登记日为基准,今年以来共有2913只基金进行分红,分红次数合计5502次,同比增长7.76%,分红总金额达到1887.8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股票型ETF分红意愿强烈股票型基金一直是公募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由于权益类资产收益快速上升,股票型基金规模大幅增长,最新达到4.04万亿元,反超混合型基金,成为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后的第三大基金类别
2024年以来,公募基金分红次数超5500次,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FOF基金等基金分类分红总额明显上升,股票型ETF分红意愿强烈,成为基金分红的重要力量。公募基金分红次数同比增长超7%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以权益登记日为基准,今年以来,共有2913只基金进行分红,分红次数合计5502次,同比增长7.76%,分红总金额达到1887.8亿元,同比略降0.76%。从类型上来看,债券型基金依旧是基金分红的主力,2427只基金合计分红1503.26亿元,分红金额占比近八成
11月22日消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第四届信用评级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通报了2024年交易商协会和证券业协会联合开展的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化评价情况,听取了专委会工作总结报告,并就城投企业信用分析、评级行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题进行了交流。会议强调,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银行间和交易所两个市场联合发布《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联合市场化评价办法》并开展首次评价,是强化声誉激励约束机制、增强跨市场管理合力、提升评级公信力的重要机制安排
上周,债券市场依然保持强势,收益率曲线变陡,短端利率的定价越来越贵。如果资金利率维持现状,短端利率的下行空间有限,整体可能维持震荡。债市行情或又将由短端向长端切换上周,央行公开市场进行4270亿逆回购操作,到期11820亿,全周净回笼7550亿元,DR007围绕于1.8%附近波动,资金面呈现平稳状况
近日,有知名基金投顾人士爆料称,2月28日下午3点半,至少有5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债基基金经理在路演。2024年开年债市火爆,尤其是30年国债品种涨势有些出乎意料。中长期纯债基金开年两个月拿下了近1%的净值涨幅,引来更多资金关注
在资金面宽松、LPR利率超预期下调等多个因素作用下,债券市场牛市行情继续上演。2月29日,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和3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继续走高,并刷新历史新高纪录。对于利率进一步下行的触发剂,较多投资者认为是“两会等政策信息不及预期”和“降息落地”
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近期债券市场再次走牛,国债期货多个期限合约再创新高。Wind行情显示,截至4月23日收盘,30年期和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均创新高。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债券市场呈现利率低、波动下行的特点,背后原因仍是资产荒,信贷需求及债券供给不足降低资金需求,带来流动性宽松,但需要警惕市场过热风险,未来存在收益率长期上行的可能
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同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2024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此次决议审议通过后,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万亿元增加到35.52万亿元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存量隐性债务是地方政府在法定债务预算之外,以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需要直接或间接以财政资金偿还,目前主要体现形式是城投有息债务
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议案提出,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为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3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