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增加6万亿元地方债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财政部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合计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新闻频道

文章ID:404时间:2024-11-23人气:

债务 政策 地方 置换 支持 财政部 用于 地方政府

我国将增加6万亿元地方债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财政部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合计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新闻频道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议案提出,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为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3年实施。2024年至2026年每年2万亿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

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是党中央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确保经济财政平稳运行,以及地方政府化债实际等多种因素,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

2023年末,经过逐个项目甄别、逐级审核上报,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蓝佛安指出,今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影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税收收入不及预期,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各地隐性债务化解的难度加大。

针对上述情况,从2024年开始,财政部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同时也明确,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我们推出的是一揽子、综合性、靶向准的化债组合拳,作用直接、力度大。”蓝佛安表示,政策协同发力下,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

蓝佛安表示,实施一次大规模置换措施,意味着我们化债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转变:从过去的应急处置向现在的主动化解转变;从点状式排雷向整体性除险转变;从隐性债、法定债“双轨”管理向全部债务规范透明管理转变;从侧重于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

从政策效应看,大规模置换措施能够发挥“一石二鸟”作用。一方面,解决地方“燃眉之急”,缓释地方当期化债压力、减少利息支出。由于法定债务利率大大低于隐性债务利率,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根据估算,5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

另一方面,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增强发展动能。通过实施置换政策,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腾出来,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将原本受制于化债压力的政策空间腾出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将原本用于化债化险的时间精力腾出来,更多投入到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去。同时,还可以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利好实体经济。

按议案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万亿元增加到35.52万亿元。蓝佛安表示,总的来看,我国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23年末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七国集团(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4%。同期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其中,国债30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0.7万亿元,隐性债务14.3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

从举债用途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大量有效资产。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资本性支出,支持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很多资产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

另一方面,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news.cehuawang.cc/hlwzxwz/b5200c5d4cfb333afec1.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解读|秋冬季京津冀近三次空气污染:不利气象条件叠加污染排放-新闻频道

11月7日起,大气扩散条件持续转差,北京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明显上升,11月8日0时,北京市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新京报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田贺忠,对此次污染过程进行解读。预计本周六污染程度将达到本次污染过程高值田贺忠分析称,11月6日白天,北京及周边区域城市空气质量以优良水平为主;傍晚开始,区域气象扩散条件转不利,浓度整体上升,保定、廊坊率先达到3级轻度污染水平;7日夜间开始,山前一带污染范围扩大,保定、廊坊、石家庄达到中度污染级别;8日上午,区域污染维持,高值仍集中出现在山前一带城市

互联网资讯 2024-11-23 09:02:09

东方证券“财富一姐”徐海宁离任,未来或专注于“大财富管理”-基金频道

11月21日,业内颇有影响力的东方证券副总裁徐海宁公告辞职。徐海宁亲历了东方证券A+H股上市等历史性时刻,东方证券是徐海宁职业生涯中渊源最深的一站。?徐海宁曾一手推动了公司财富体系的一些变革,业内称其为“财富一姐”。

互联网资讯 2024-11-23 09:01:59

证监会最新出台!涉及市值管理-股票频道

证监会11月15日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投资价值,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四方面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指引》共十五条,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市值管理的定义。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为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而实施的战略管理行为

互联网资讯 2024-11-23 09:01:59

进博会溢出效应指数再创新高-评论频道

证券时报记者陈雨康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论坛11月8日在上海举行。论坛发布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指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举办的第六届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凸显,对全国、上海市及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促进国内消费升级和扩大进口方面表现突出。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表示,进博会对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合作开放、消费升级、产业转型等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互联网资讯 2024-11-23 09:01: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互联网资讯 2024-11-21 09:54:19

马来西亚政府官员高级汉语研修班结业仪式在吉隆坡举行

马来西亚政府官员高级汉语研修班结业仪式在吉隆坡举行-

互联网资讯 2024-11-20 21:20:31

内塔尼亚胡私宅再遭袭无人伤亡

内塔尼亚胡私宅再遭袭无人伤亡-

互联网资讯 2024-11-18 13:16:15

以色列空袭黎巴嫩东部致20人死亡

以色列空袭黎巴嫩东部致20人死亡-黎巴嫩公共卫生部9日发布通报说,以色列当天空袭黎巴嫩东部巴勒贝克-希尔米勒省多地,造成至少20人死亡。

互联网资讯 2024-11-10 21:43:07

列国鉴·美国|记者观察:决战“蓝墙”的最后疯狂

列国鉴·美国|记者观察:决战“蓝墙”的最后疯狂-

互联网资讯 2024-11-07 16:33:12

专访丨“中国的引领作用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断发展”——访南非金砖问题专家罗博吉

专访丨“中国的引领作用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断发展”——访南非金砖问题专家罗博吉-

最新资讯 2024-10-20 19:35:09

国际看点|新华社记者炮火中逆行黎巴嫩:只有真正和平才能结束中东暴力循环

国际看点|新华社记者炮火中逆行黎巴嫩:只有真正和平才能结束中东暴力循环-以色列的目标能否达成。

最新资讯 2024-10-15 18:23:26

综合消息|多国政要高度评价新中国辉煌成就 愿与中方携手共创繁荣发展未来

综合消息|多国政要高度评价新中国辉煌成就 愿与中方携手共创繁荣发展未来-

最新资讯 2024-10-01 21:35:4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