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偿付规则过渡期延长业界期待更多逆周期实招-保险频道

文章ID:910时间:2025-01-09人气:

保险偿付规则过渡期延长 业界期待更多逆周期实招

“考虑到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切换至规则Ⅱ的影响尚未完全消化,为维护保险业稳健运行,经审慎研究决定,延长规则Ⅱ实施过渡期至2025年底。”2024年12月20日,金融监管总局发文延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以下简称“偿二代二期规则”)过渡期一年。

保险偿付规则过渡期延长业界期待更多逆周期实招

当前,不少险企的偿付能力仍吃紧,在资本补充渠道较少、未来一年行业经营承压的预期下,不少业内人士建议,在延长过渡期的同时,进一步评估优化偿二代二期规则标准,使之与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

“所有公司都需要‘保’偿付能力,大公司希望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尽量保持在200%以上,中小公司有的‘保’150%,有的‘保’120%或100%。”一家保险机构负责人如是感叹。

偿付能力充足率之所以如此重要,不仅因为这是衡量保险公司综合实力的指标,也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有着直接影响。具体而言,偿付能力充足率是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其中,实际资本为保险公司的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最低资本是监管要求险企应该具有的资本数额,为根据偿付能力监管规则计算所得。

2022年偿二代二期规则实施,对实际资本进行分级。按规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不得低于100%;此外,风险综合评级不得低于B类。

近年,保险行业明显感受到偿付能力压力。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保险业整体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由2021年末的232%,降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19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21年末的220%降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135%。21家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为C或D类,偿付能力不足。

另有不少机构自认偿付能力吃紧,在需要预留安全边际的考虑下,当前偿付能力已对保险和投资业务形成掣肘,“瞄着偿付能力做业务”“要很审慎地操作”。据统计,2024年三季度末,披露信息的76家寿险公司中(十几家问题机构除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的有10家。

偿付能力与保险公司经营密切相关。一方面,根据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偿付能力是影响监管评级的六大维度之一,偿付能力严重不足,被认定为重大风险情形之一,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风险较高、管理薄弱领域业务增长和风险敞口,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必要时应制定实施风险处置方案;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不少创新业务设定了偿付能力门槛,如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要求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

偿付能力也影响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根据规定,保险公司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00%的,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不得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保险公司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0%以上(含此数,下同)但不足150%的,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不得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只有保险公司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50%以上,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才能提升至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5%。

业内人士介绍,近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承压,一大原因是市场环境变化。近两年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下行,保险公司负债急速上升。寿险传统险责任准备金评估所使用的折现率曲线为“基础利率曲线+综合溢价”,基础利率曲线很大程度上决定于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

一位行业资深精算人士分析,每家保险公司由于产品结构差异,对收益率下行的敏感度也有差异。如果一家保险公司卖的都是利率敏感型产品,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每下降1个BP,保险公司准备金计提增加8至9个BP。假如这家保险公司的资产是100亿元,那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20个BP,准备金要多计提1.6%也就是1.6亿元。

在资产端,为了对冲利率下行的影响和加强资产负债匹配,2023年以来,不少保险公司将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HTM)”的债券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FS)”。

据“13个精算师”统计,2023年底前,将HTM资产改为AFS的保险公司共有16家,2024年将HTM资产改为AFS的保险公司又新增11家。

在重分类后,相关险企的偿付能力表现直接得到改善。以招商仁和人寿为例。该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9.9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9.96%。2024年第二季度,为加强资产负债匹配,全面综合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该公司将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受资产重分类影响,招商仁和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上升约40个百分点。2024年第二季度末,招商仁和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升至117.8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升至197.50%。

周期转换下优化呼声高

为确保偿付能力充足,保险公司多渠道补充资本的需求迫切。从行业层面看,除实力雄厚的看好保险业的股东外,中小险企的股东持续注资意愿和能力已降低。从发债来看,保险公司2024年债券发行再次突破千亿,并创历史新高,且发债主体仍以资质较好的大中型险企为主,众多亟待补充资本的中小险企未打通发债渠道。此外,险企近年通过财务再保险提高偿付能力,并在2024年被重新规范。

在迎来偿二代二期规则过渡期延长一年的同时,行业人士也呼吁,充分考虑险企经营承压现状,进一步优化偿二代二期规则。

“从严”“穿透”是偿二代二期规则主基调。其中,二期规则对保险公司实际资本分级,严格资本认定标准,强化核心资本认定标准。净资产是核心一级资本的基础;保单未来盈余计入核心资本最多40%,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均意味着各级资本与净资产“挂钩”。业内人士表示,这导致净资产对实际资本的影响形成“乘数效应”,偿付能力充足率受净资产波动的影响显著放大,在近两年的市场环境下形成了负向叠加。

多位人士表示,偿二代二期规则自2017年开始酝酿,当时的背景是保险牌照过热、出现一批激进险企和大量高现价产品,二期规则出台的目的是从严认定资本,给行业降温。而自2022年偿二代二期规则开始实施时,宏观经济和保险市场都已经有了明显变化,保险业进入下行周期,彼时制定的从严标准使得行业资本占用较高,资本使用效率偏低,行业吸引力大受影响,“应适时调整偿付能力监管政策,以与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

一位资深行业人士认为,偿二代制度是最具市场化思维的监管制度,设计了三支柱的定量监管、定性监管和市场约束机制,适应于市场化程度高、成熟度高的保险市场。考虑到我国保险公司大部分在本土经营,全球化配置不足,使用这套偿付能力监管制度需要用逆周期监管思路来动态调整。2023年9月对偿付能力已有过一轮优化,显示出监管部门务实态度。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当前保险业尚未建立全球统一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在一些学者和业内人士看来,偿付能力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偿二代二期规则提到,“实际资本的评估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在银保监会认可的企业会计准则基础上,根据偿付能力监管的目的,对资产、负债的评估标准进行调整。”

多项建议透露业界期待

险企普遍反馈,负债端补提准备金是寿险公司业绩和偿付能力承压的一大重要原因,预计2025―2026年准备金折现率基准750日曲线仍处于下行区间。而偿二代二期规则明确“银保监会根据业务属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折现率曲线”,因此,建议考虑逆周期因素,优化折现率曲线。

建议之二是在利率走低环境下,进一步优化资本分级与保单未来盈余上限约束,适当放宽附属资本占核心资本100%的资本限额。

2023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通过优化举措,将保险公司剩余期限10年期以上保单未来盈余计入核心资本的比例上限,从35%提高到40%。业内人士表示,中小险企外源性资本补充难度大,内源性资本贡献水平较低,从鼓励其通过开展有价值的长期寿险业务提升内源性资本贡献能力角度考虑,建议适当调高可计入核心资本保单未来盈余的比例上限,例如提高到50%―60%。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南军曾撰文分析,资本补充债作为保险行业重要的资本补充工具,其发行规模严格与净资产挂钩。偿二代二期规则新增保单未来盈余分级后,部分保单未来盈余计入附属资本,这可能会造成对资本补充债发行规模的挤占。

建议之三是优化完善偿付能力相关投资风险因子。例如,在低利率环境下,险企对权益资产配置占比提升有潜在需求,建议对保险资金的权益投资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从投资领域和持有期限等维度细化风险因子分类。

在投资领域方面,建议对高股息股票、主要宽基成份股、公募REITs、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上市公司股权等资产的风险因子予以进一步优化。同时,对长期持有上市股票、权益基金给予风险因子优待。比如,针对持有的股票和权益基金,如果持有期在1年以上,可以按持有年份调整风险因子,引导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投资者,同时提升保险行业整体稳定性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此外,信息披露要求也是业界期待优化的内容。偿二代二期规则实施,进一步扩展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信息公开披露的内容,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信息透明度,但季度披露数据大幅增加,对保险公司业务开展、风险管理与声誉维护带来一定难度。

业内人士表示,偿二代第三支柱思路是通过市场约束,实践效果需要综合评定。比如,每季度披露投资收益率,让保险公司面临季度投资业绩被公开排名的压力,这与引导险资长期投资的导向并不一致。再如,每季度披露当年累计净现金流,保险公司将到期资产再投资后导致累计净现金流为负,容易给报告使用者造成公司流动性不足的印象,其实险企考虑存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后的余额为正,实际上现金流充足。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news.cehuawang.cc/hlwzxwz/c070f09319030883a509.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2025年首个非农超预期!美指跳涨90点!黄金跳水15美元逼近2660-外汇频道

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的12月非农就业数据远超市场预期,就业岗位增加25.6万,失业率下降至4.1%,预期为4.2%,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3.9%。美元指数随之大幅走高,黄金价格承压下行。标普500指数期货在初步消化数据后小幅回落,因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数据可能导致美联储政策维持更长时间的紧缩路径

互联网资讯 2025-01-13 00:09:06

机构评非农:就业人数远超预期,或鼓励美元继续上行-外汇频道

根据刚公布的数据,美国1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为25.6万人,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16万水平,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该数据支持了美联储可能长期维持利率不变的预期,从而助长了一直在推高收益率的债券抛售。非农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跳涨约90点,最高触及109.9699%

互联网资讯 2025-01-13 00:09:05

美国加州南部野火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

美国加州南部野火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洛杉矶地区野火持续肆虐,截至8日下午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至少1100栋房屋损毁。

互联网资讯 2025-01-09 16:11:15

被动投资强势上位基金经理“明星”光环渐淡-基金频道

专题:A股有望震荡上行重点关注三个领域证券时报记者安仲文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正逐渐淡化以明星基金经理为核心卖点的公募传统竞争格局。当前,低成本、高效率的指数产品

最新资讯 2024-12-09 15:32:24

投顾王亚微:反弹大概率已见顶,防范风险最重要-股票频道

12月9日,上午各大指数明显下跌,其中上证指数下跌0.4%,深圳成指下跌0.9%,创业板下跌1.4%,科创50指数下跌1.6%。整体市场中只有1,400只个股上

最新资讯 2024-12-09 15:31:47

天津市小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小刀牌TDT2301Z电动自行车,涉及数量为660辆|电动自行车|小刀|天津市

天津市小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小刀牌TDT2301Z电动自行车,涉及数量为660辆

最新资讯 2024-12-09 15:29:51

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经济・科技-

  快递业务量首破1500亿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1000万辆、前三季度新注册消费新品种15100种……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改善,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

互联网资讯 2024-12-07 20:08:37

结构性行情中投资基金,如何寻找满仓的阿尔法?-基金频道

九月下旬以来,随着投资者信心被点燃,A股成交量回到高位。虽然近期出现一定回调,“牛市仍在”还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和信仰。但对于牛市应该如何投资,市场又出现了分歧。有

互联网资讯 2024-11-23 09:02:06

内塔尼亚胡私宅再遭袭无人伤亡

内塔尼亚胡私宅再遭袭无人伤亡-

互联网资讯 2024-11-18 13:16:15

伊朗媒体:伊朗和俄罗斯银行支付系统正式连接

伊朗媒体:伊朗和俄罗斯银行支付系统正式连接-

互联网资讯 2024-11-16 21:59:12

专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确保难民“不掉队”——访联合国难民署纽约办事处主任达纳帕拉

专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确保难民“不掉队”——访联合国难民署纽约办事处主任达纳帕拉-

最新资讯 2024-10-08 17:17:49

中东战地手记|战火中的贝鲁特

中东战地手记|战火中的贝鲁特-

互联网资讯 2024-09-29 18:55:4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