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1184时间:2025-08-04人气: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5 年 8 月 1 日,特朗普政府向艾伯维、礼来、辉瑞、默沙东等 17 家全球顶级制药企业发出公开信,要求其在 60 天内提交降低美国药品价格的具体方案,核心是执行“最惠国价格”政策——即美国药品价格需锚定其他发达国家的最低售价
[1]。
此举源于美国处方药价格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据兰德公司数据,美国处方药均价为其他发达国家的 2—3 倍,部分创新药(如 PD-1 抑制剂)价格甚至是中国市场的 10 倍[2]。政策要求包括:强制药企向美国医疗补助计划提供“最惠国价格”、与政府签订价格锁定合同、重新谈判海外价格以“回流利润”、推动直销模式以透明化价格[3]。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企业协会(PhRMA)随即批评该政策“将削弱美国创新能力”[4]。
面对价格管控压力,跨国药企(如强生、辉瑞、默克等)需通过多维策略平衡利润与合规性,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 全球价格策略调整
为应对美国降价要求,药企可能采取“美国市场降价+其他市场提价”的平衡策略。例如,阿斯利康已宣布下调部分在美药品价格,礼来、诺和诺德则尝试绕过药品福利管理者(PBM)直接向医疗机构销售,以压缩中间成本[5]。
但为弥补利润损失,药企可能提高中国等新兴市场价格:目前美国 PD-1 药物年治疗费用约 116 万元,为中国市场的 10 倍,若价格体系调整,中国患者用药成本或显著上升[2]。对于专利期内的创新药(如默沙东 Keytruda),药企可能通过“药品捆绑销售”维持利润,即降价药品与未降价药品打包供应[6]。
2. 全球成本策略优化
成本压缩成为核心目标,中国市场的低成本优势成为关键抓手。中国生物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的 1/5—1/10,合同研发生产(CDMO)能力已占据全球 20% 以上产能[7]。例如,辉瑞与博腾股份、凯莱英签订超 10 亿美元 CDMO 订单,将部分生物药生产转移至中国,单药生产成本可降低 30%[8];药明生物与德国 InflaRx 合作生产新冠药物韦洛利单抗,仅用 6 个月完成原液生产,效率较美国本土提升 50%[9]。
3. 全球合作策略转型
技术转移与本土化生产:跨国药企将非核心技术(如生物类似药生产工艺)向中国转移,通过合资建厂规避关税并降低成本。例如,辉瑞与中国生物药企业合作建设 PD-1 抑制剂生产基地,既规避 3%—6% 的进口关税,又利用中国自贸区税收优惠进一步压缩成本[10];石药集团与韩国 Celltrion 成立合资公司,引入英夫利西单抗、利妥昔单抗生产技术(此前仅由强生、默克掌握),成为其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年获约 5 亿美元代工订单[11]。
供应链多元化:为对冲美国对华原料药加征 145% 关税的风险,部分药企将采购转向印度、东南亚。例如,强生在印度建设头孢类原料药工厂,将中国采购占比从 60% 降至 40%,但仍保留中国作为 “主力供应商”(因中国原料药质量标准与产能全球领先)[12]。
中国药企则通过“跟随布局”应对,如华海药业在印度建厂后,继续为默克、礼来供应符合美国标准的原料药,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反而从 45% 提升至 58%[13]。
行业协会与药企通过法律与政治途径抵制政策。PhRMA 计划联合企业向 WTO 申诉,认为美国“最惠国价格”要求违反非歧视原则(类似 2023 年美国因芬太尼问题对华加征关税被诉案例)[14];同时游说国会,强调“外国价格管控将导致美国每年减少 100 亿美元研发投入”,呼吁政府优先管控 PBM 而非直接干预药价[4]。
本土替代加速:中国生物类似药已形成价格优势,如国产二价 HPV 疫苗政府采购价跌破百元,而默沙东四价疫苗价格仍超千元。若跨国药企在中国提价,智飞生物、万泰生物等企业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15]。
CDMO 业务扩张:中国 CDMO 企业承接跨国药企产能转移,2025 年上半年药明生物 CDMO 收入同比增长 144%,新增 ADC 项目 17 个;泰德医药(港股 02269)新增 CDMO 项目 332 个,成为全球第三大多肽 CRDMO 服务商[16]。
创新药出海突破:中国药企通过 License out(对外授权)获取资金,2025 年上半年首付款总额达 23.29 亿美元,如翰森制药与 Regeneron 达成 GLP-1/GIP 双抗授权协议,首付款 12.5 亿美元创纪录[17]。
进口药涨价风险:罕见病药物受影响显著,如诺西那生钠在美国售价 87.5 万元/支,为中国的 26 倍,若价格调整,中国患者负担将加重[2]。
供应链转移压力:美国对中国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原料药加征 145% 关税,部分订单转向印度(同类产品关税仅 26%—46%),冲击中国原料药企业[12]。
1. 利好领域及代表企业
生物类似药:复宏汉霖(02696.HK)的汉曲优®(曲妥珠单抗)2024 年收入超 6 亿元,全球商业化加速;安科生物(300009.SZ)的曲妥珠单抗仿制药 2024 年收入破亿[15]。
CDMO 板块:药明生物(02269.HK)为全球生物药 CDMO 龙头,东曜药业(01875.HK)ADC 项目收入占比 88%,转型后扭亏为盈[16]。
创新药出海:恒瑞医药(600276.SH)与默沙东达成 120 亿美元合作,百济神州(06160.HK)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增长 105%[17]。
规避依赖美国市场且未布局海外产能的原料药企业,而可关注华海药业(600521.SZ)等已在印度、东南亚设厂的企业;警惕依赖美国高端设备的医疗器械企业,关注迈瑞医疗(300760.SZ)等国产替代龙头[13]。
老鼜尾声电影解说 2025-08-04 00:20:49
一头漂浮在北京的大妞 2025-08-04 06:35:38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news.cehuawang.cc/hlwzxwz/aaa6608e803ffc24c914.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汇通财经APP讯――美元周五大涨,升至2022年11月以来最高,连续第六周上涨。此前数据显示,美国12月创造的就业岗位多于预期,强化了美联储将在本月晚些时候的政策会议上将暂停降息周期的预期。另有报告显示,1月美国消费者对未来一年及以后的通胀预期跳升,美元随后延续涨势
互联网资讯 2025-01-13 00:09:04
近日,“数据中心”概念爆火,多只连板股发布公告提示风险。当天晚间,公司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提醒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投资。万控智造当前从事配电开关控制设备业务,主要产品为高低压电气机柜、环网柜设备、气体绝缘开关柜设备等,主要产品和主要收入来源未发生变化
互联网资讯 2025-01-13 00:08:19
1月8日,鹏华、景顺长城、富国、华泰柏瑞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旗下基金溢价风险提示,其中大部分与QDII基金相关,但也有非QDII类产品发生溢价。截至今日收盘,溢价率超9%的ETF有9只,超5%的达到26只,其中标普消费ETF溢价率高达38.60%。公募机构频频提示溢价风险,溢价率最高38.60%近期,场内ETF频频出现溢价的情况,从其关联的场外基金来看,大部分为QDII类基金
互联网资讯 2025-01-09 16:12:38
加拿大突然对特朗普发出警告。针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加拿大正在酝酿报复性行动。与此同时,欧洲各国政府也担忧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将对欧盟经济造成冲击
最新资讯 2024-12-09 15:32:11
2014年7月17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巴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与会各国领导人共同宣布成立中国―拉共体论坛,开启了中拉整体合作的全新篇章。10年来,中拉各领域友好合作蓬勃发展,中
最新资讯 2024-12-07 20:10:47
在资金面宽松、LPR利率超预期下调等多个因素作用下,债券市场牛市行情继续上演。2月29日,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和3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继续走高,并刷新历史新高纪录。对于利率进一步下行的触发剂,较多投资者认为是“两会等政策信息不及预期”和“降息落地”
互联网资讯 2024-11-23 09:02:29
苹果传来大消息,AR眼镜站上风口。消息面上,知名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在《PowerOn》中爆料称,苹果专注于AR技术的Vision团队,正在持续试验开发多款产品,包括一款AR眼镜、一款计划明年推出的“平价版VisionPro”,以及功能更为完备、但尚不知何时发布的第二代VisionPro。华福证券认为,长期来看,智能眼镜是理想的AIAgent的载体
最新资讯 2024-10-02 14: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