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高喊“全面转向”加仓手速赶不上涨速-基金频道

最新资讯 2024-10-02 14:29:02 浏览

9月26日,一位权益基金经理在朋友圈用四个字写下了自己对行情的判断――“全面转向”。

基金经理高喊全面转向加仓手速赶不上涨速

过去一周,在一揽子重磅利好政策的组合拳下,股市上演了一场超级大反攻。自9月24日至9月27日,仅仅4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便上涨12.32%,收复3000点大关,指大涨23.19%,其中9月27日更是以10%的涨幅创下历史单日最大涨幅;同期,也一路狂飙,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大涨13.07%、20.41%。

“全面转向”或是行情一路狂飙给出的信号,抑或是基金行业在沉寂3年后的希冀。

一方面,伴随着众多基金重仓股的超跌反弹,部分基金已经反弹约30%,虽然仍然有基金经理在感慨“追不上指数、来不及加仓”,但不得不承认,公募基金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周,各大基金公司和代销平台已经排满上百场基金直播,投研、营销、销售、投教……基金公司各个业务条线都开始忙碌起来。

而更为难得的是,除了股市上涨带来的信心外,近期出台的多条政策也优化了基金行业的各类制度措施,给行业的稳步改革吃下定心丸,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了双重利好。

追不上指数的懊恼

Wind数据显示,自9月24日至27日,全市场有218只基金反弹超20%,其中,博时金融科技ETF、华宝金融科技ETF、华夏金融科技ETF分别大涨29.76%、29.67%、29.36%,股带动金融科技ETF霸屏反弹涨幅榜,此外,易方达香港证券ETF、招商中证白酒指数、鹏华酒ETF均上涨超25%,区间涨幅榜前20中有15只是指数基金。

这场超预期上涨,对指数基金来说是一场突飞猛进的净值修复,而对于大部分主动权益基金来说,却颇有一股“追不上指数的懊恼”。

9月24日至9月27日,涨幅最猛的创业板指大涨23.19%,基金常用的业绩基准沪深300大涨15.28%,即使是涨幅最小的上证指数也有12.32%的涨幅;而同期,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11.71%,明显跑输各大主流指数,主动权益基金中,仅有华泰柏瑞沪港深、时代机遇、北信瑞丰优选成长、格林伯元、汇丰晋信核心成长等约70只基金上涨超20%,600余只基金上涨超15%。

也有基金评价人士认为,这一方面缘于主动权益基金的仓位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许多主动基金此前重仓高股息等防御性资产,未能及时跟上本轮快速上涨的行情。

值得一提的是,几位百亿基金经理反而在近期反弹中再展风采,比如,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鼎益、()均上涨超20%,张坤的、赵诣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胡昕炜的、郑巍山的成长、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等均反弹超15%,而这些基金普遍重仓消费、医药等领涨板块。

一周上百场基金直播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回暖和基金大涨,基金公司的市场条线也开始忙碌起来,营销工作、销售工作、投教工作齐头并进,忙得不可开交。

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坦言,以往国庆前的几个交易日,常常是同事们大批量休假的时候,但今年,部门领导呼吁大家尽量不要请假,即使外出也要保证随身携带电脑,随时响应工作,抓住最近宝贵的窗口期。自9月24日以来,他已经连续几天加班,内容输出的数量是平常的2到3倍。

“我们现在主要是围绕最近涨得最多的重点产品,做一些行情资讯和投研观点的输出。这波行情太快了,现在的营销打法是要短平快,高频、快速、重复地输出内容,不浪费一分一秒的行情。”上述市场部人士表示。

各大基金代销平台也紧跟市场,开始转推权益基金。在蚂蚁财富平台上,“牛来了!买什么”、“A股8连涨,重回3000点”等字样十分醒目,专题页面中推荐有沪深300ETF联接、中证A50ETF联接、创业板ETF联接、消费ETF联接等多只ETF联接基金;而在()的基金页面,也有“再上3000点 A股这轮大招如何接”的专题,配有政策利好的解读,并推荐了沪深300ETF联接、恒生ETF联接等基金。

知名基金经理集体发声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知名基金经理也在近期罕见地集体发声,公开对外传递乐观信号。

例如,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杜猛表示,近期一系列会议,反映了政府对于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重视,投资者也开始期待更多有针对性、有效的政策落地,投资情绪逐步回暖。

他认为,行情初期往往表现出高弹性的超跌反弹特征,拉长时间来看,高质量的公司或将呈现出可持续向上的空间,情绪的转变或推动市场从前期的过度悲观逐步回归到相对理性的定价框架,而前期估值已经处于相对底部区域的优秀公司或将逐步迎来价值修复。

财通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金梓才更为旗帜鲜明地表示,随着决策层积极回应关切,夯实信心,市场向上的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各类制度措施迎来优化

除了上述市场上涨带来的投资信心外,更为难得的是,近期出台的多条政策也优化了基金行业的各类制度措施,指明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公募基金行业其实迎来了双重利好。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同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重点提出了持续优化资本市场生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三方面举措。

例如,《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强基金公司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制定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收益。

这是继今年3月监管明确“不断优化基金管理人评价体系”之后,《指导意见》再次提到要制定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上海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基金分析师陈丹忆指出,从评价指标体系入手进行优化,将基金从业人员利益与投资者利益置于一致的地位,是从根源上提升投资者投资体验之法,也是促进行业长久发展之道。

再比如,《指导意见》明确,要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

陈丹忆表示,指数化投资是近年来不可忽视的趋势,ETF以其低廉的费率、透明持仓和高度指向性提供了高效投资工具,成为许多机构资金的优选。除了发展较早的传统宽基指数基金,各类行业型、主题型、策略型ETF等细分赛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给基金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到了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推动公募基金投顾试点转常规等内容。盈米基金总裁肖雯认为,随着公募基金降费改革和投顾转常规,将进一步推动基金公司加速向买方投顾转型。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推荐

-->